星期六和老婆一起看了從圖書館借來的DVD

親情難捨

一貫的台式翻譯風格,雖然不如原文名稱來的妙,倒也中規中矩的點出了電影主題
在看完電影的當下,我其實是有點一頭霧水
對著已經開始出現的片尾工作人員名單發楞:就這樣結束了?
可能是在一般大眾電影的習慣下,還在預期會有什麼樣的高潮大結局
像是動作片最後總是要來個正義的勝利
或是愛情片喜也好,悲也好,總會有一個男女主角終成眷屬,或是生離死別的結束
但這部片什麼都沒有,可以說是淡淡的,緩緩的,在我還沒有意識到前就平平的劃下了句點
然而,它的威力,卻慢慢的在我心中發酵
片中呈現的,是一個失和的家庭
夫妻離婚,犧牲的往往是最無辜的子女
正如片名,親情難捨
子女要如何面對失和的父母?
或許感情沒有對錯
但要如何告訴一個失去美滿幸福家庭的小孩,這不是一個錯誤?
大兒子在家庭逐漸崩解的過程,選擇了父親這邊,把一切歸咎於母親的錯誤
這是可以理解的,在面對兩個摯愛的爭執中
與其在兩邊痛苦掙扎,下意識的選邊站有時反而會讓人心其舒坦而踏實些
然而當大兒子漸漸發現父親也有不堪的一面,像是和學生上床
甚至在與心理醫生的對談中,意識到其實自己的美好回憶是來自於母親
最後結尾的烏賊與鯨魚,是個巨大的象徵
除了代表大兒子竭力去回想、去抓取那已經快要消逝殆盡的童年美好回憶
又何嘗不是代表一種掙扎,對父母的掙扎、對人性的掙扎
人性的軟弱沒有例外,我們其實都只是在中間掙扎著要做個樣子、像個人罷了

片中也演到很多細膩的地方,像是大兒子在處理感情的問題等等
我覺得這是一般人不容易看到的
一個人的人格和成長家庭生活息息相關
破碎的家庭對小孩的影響絕對不是只有明顯的經濟問題而已
更深層的精神方面,像是人格成型、感情處理、價值觀等等的影響不容小覷
也許導演或者是編劇也有類似的經驗吧
觀眾再看電影時往往都會下意識的評斷誰是誰非,但導演在片中不刻意去引導觀眾站向哪一邊
而現實生活上也正是如此
殘忍 But that's life

不同於一般大眾賣片,這部小品電影沒有讓我在觀看的過程中心情有太大的起伏
但它在我心中的盪漾,既使已經快一星期了卻仍餘味猶存
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細細品味那有點悲傷卻又十分真實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T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